9博体育原来,村里的大山坡茶场多年前租了出去。由于早年村集体财务制度不完善、地块四至不清、定价标准模糊9博体育,租金与市场行情相去甚远。今年5月,茶场承包期届满,承包方找上门,希望直接延包。
按照政策规定,原承包方只有优先承包权,村里决定通过公开招投标重新发包。为避免“低价包”,村里重新对大山坡茶场进行测绘9博体育,明确承包范围,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评估公司与法律顾问,科学评估后确定标底价,把关合同条款。
公开招投标这天,农业农村部门、纪检监察部门、村纪检委员现场监督,还在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全程直播。经过多轮竞价,这片948亩的茶场最终“名花有主”。20年租赁期内,租金一年一付,头4年每年每亩47元,第5年起每两年递增5%。
农村集体“三资”(资金、资产、资源)是村民的共同家底,更是村庄发展的底气。过去,由于意识不强、管理不规范、制度不完善等原因,一些乡村出现了资产资源被侵占、合同管理失范、违规列支等“三资”管理乱象。尤其在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中,“低价包”“长期包”“权力包”“冤大头包”等问题时有发生。其结果是,家底薄了,“钱袋子”瘪了,乡村发展动力不足,农民权益受损。
“我们聚焦群众关注和集中反映的‘三资’突出问题,较真碰硬,集中攻坚。”省农业农村厅政策改革处有关负责人说,今年以来,全省农业农村系统紧盯集体财务、经济合同、债务、工程项目管理等重点领域,纵深推进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,持续深入开展问题排查,建立群众举报问题线索台账9博体育,对发现的问题实行清单式管理,销号式推动整改到位。
重新发包后,平潭综合实验区君山片区流水村店面租金,由原来700~1700元/月,涨至2300~4050元/月,总租金增加16万多元;龙岩市新罗区东肖镇邓厝村大排果园租金仅3200元,严重低于市场价,重新签订合同后,村集体增收约35万元;福鼎市白琳镇兴头村600亩虾塘长期被占用,当地几经协调收回使用权,并公开招投标对外招租,去年村集体增收100多万元……通过集中整治,一系列问题浮出水面,被占用的资产与流失的资产回归,在市场上实现了它们应有的价值,村集体的家底厚了,“钱袋子”鼓了。
2021年以来,全省查摆整改“三资”问题4.12万个,收回资金、资产6.02亿元,收回土地等资源性资产3.91万亩,增加村集体租金收入1.38亿元。
云霄县东厦镇荷中村三角埭一处11.5亩养殖池,一直是历届村“两委”的心病。
东厦镇地处漳江出海口,鱼塘虾池星罗棋布,是水产养殖重镇。早在20世纪90年代,三角埭这处养殖池便由村民承包经营9博体育。承包期早就到了,村里却无法收回,更无从重新定价发包。
原来,承包方要求赔偿养殖池建设等费用。面对高额赔偿款,村里心有余而力不足,只能眼睁睁看着集体资产被占用。
“不能再拖下去了!”村里决心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。几易方案后,荷中村提出了“发包底价+转让费”的设想,也就是由新的承包方承担转让费用。于是,村里组织丈量小组,清查养殖池,确定其价值,按折旧情况折价,入户谈判后确定最终赔偿标准,最终通过公开招投标重新发包。
重新发包容易,可如何避免重蹈“低价包”“长期包”覆辙呢?云霄县近年来因地制宜探索的“四立一督”机制,派上了大用场。
该机制针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包定价较为随意等问题,确立资产交易价格指导;针对部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远超法定期限等问题,设立发包最高年限参考;针对个别村干部在处置集体资产资源中任性用权、优亲厚友、权钱交易等问题,建立资产交易流程图;针对因发包未签订合同或合同不规范导致法律纠纷多、到期收回难等问题,订立约束条款;同时,实行全程监督。
“以确立交易价格为例,由农业农村部门牵头9博体育,根据各类资产资源的地力水平、产出效益及前5年同地域、同类别资产资源交易平均价格等因素,评估确定交易参考底价,每年动态调整一次。”云霄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,经过科学评估,确定三角埭养殖池转让费为11.2万元,招标底价为每年每亩2500元。最终,这处养殖池的中标价为“2920元/亩·年+11.2万元”。
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“四立一督”机制,破解了荷中村的历史遗留问题。如今,这一行之有效的创新做法开始在全省推广。不久前,省农业农村厅印发通知,在全省范围推广“四立一督”工作机制,并全覆盖推广操作指南,让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有章可循,不再“任性”。
“规范‘三资’管理,不能止步于集中整治,更要坚持长治长效,强化建章立制。”省农业农村厅政策改革处有关负责人说,福建正着力推动整治效果长效化,构建长效监管机制。2021年以来,全省有针对性地出台、修订、完善了80多个政策文件和一批制度执行规范,筑牢农村集体运营管理“防火墙”。
福清市龙田镇二村村民张茂,大学毕业后在福州市区上班,但一直关注着村庄事务。他有个习惯,时不时打开“玉融微村财”微信公众号,看看村里的“三资”动态。
“玉融微村财”是福清市开发的在线监督平台。在这里,村集体家底、每一笔开支、每一份流转交易合同都一览无余。
张茂在“经营出租合同”子栏目里看到,二村老年协会一楼店面出租于今年1月31日到期,需开展新一轮公开招投标。为此,村里委托福建居安资产评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进行评估,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后,确定招标底价为5.4万元/年。最终,村民张明庆以5.5万元/年的价格中标,获得该店面3年使用权。
“以前,要了解村里的‘三资’情况,需要到村委会现场看张贴在公示栏的报表。如今,足不出户就能在线监督,每一笔交易都能查看原始凭证图片。”张茂说,虽然身在外地,但和家乡的距离似乎更近了,主人翁的意识也更强了。
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得好不好,最终要农民说了算。数字化手段,实现了“三资”线上线下监督管理闭环,也让广大农民心里有了一本明白账。
“我们坚持创新赋能,用现代信息手段加强和改善集体‘三资’监管。”省农业农村厅政策改革处有关负责人说,为全方位畅通监督渠道,我省在现有线下信访、电话、信箱等渠道基础上,搭建线上省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,对接闽政通App,全天候接受农民群众对“三资”问题的举报留言,及时反馈办理结果,让农民群众监督有门、投诉有应。
据悉,我省正全面推进村集体收入、经济合同网上公开,组织各村(社区)按季或按月上传村级财务收支情况,将群众看得懂、易监督的现金流水账、银行流水账等列为村级财务网上必公开事项,要求所有村实现手机端对本集体成员网上精准公开,有效解决村级财务公开不完整、不全面、流于形式等问题。此外,在全省推行村级财务非现金结算,全面实施村集体大额收支银行转账、小额收款二维码缴存、小额支付村务卡结算方式,推广“网上审批、非现金结算”银农直联结算方式,对村级财务管理进行全过程轨迹监督。